据财联社9月15日电,远洋集团在港交所公告,集团将暂停所有境外债务(包括下述境外美元证券)项下的付款,直至整体重组及/或延期解决方案获得实施。集团将集中一切必要资源,确保现有项目交付,加快在建物业及已竣工物业的销售,稳定业务营运,保障购房者、集团合作伙伴及所有持份者的利益。此外,集团正在实施严格的降本增效措施,以提高营运效率。据博主投行圈子撰文,9月15日凌晨,远洋集团(3377.HK)正式公告违约!这也是继8月13日远洋集团自一笔7亿美元票据寻求展期后首次公告暂停支付所有境外债务。

1、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重大变化,房地产开发商在流动性和资金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自进入2023年以来,在行业销售及融资环境未明显得到改善的形势下,本集团协议销售额快速下降;2、尊重所有债权人现有的法律地位和债权人之间的法律偿付顺序,公平对待所有债权人;3、实现长期,可持续的资本结构,以降低业务运营风险并为所有持有者释放价值。此次远洋集团的官宣违约确实有点让人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那一刻扭扭捏捏但是终于还是来了,但是好像又有点主动躺平的感觉。在正式违约公告发布前一天,远洋集团刚刚发布了2023年中期财报,显示:1、协议销售额356.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2、经营亏损183.69亿,同比去年亏损10.87亿飙升1590%;虽然在经营亏损同比飙升,但是远洋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动却在大幅改善。2023年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17.53亿,首次扭转了2021年以来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在此背景下,远洋集团官宣违约的理由受困于日益严峻的流动性压力似乎站不住脚。远洋集团在2022年销售收入1003.9亿元,同比下降26.8%,考虑上半年收入216.6,同比下降17%,销售收入虽然有下降,但是下降幅度远未达到严重恶化。从对比数据来看,在当前房地产各项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远洋此时官宣违约的理由似乎不够充分。据胜券财经报道,远洋集团在公告中称,将暂停支付所有境外债务,这些境外债也将于9月15日9时起于香港联合交易所停牌,直至另行通知为止。公告中提到的所有境外债务共有8只,其中远洋原本应该在9月21日支付一笔美元债利息。具体情况如下:受此消息的影响,远洋集团港股今日跌超12%。远洋集团2025年1月到期2.7%债券早盘每1美元跌1.6美分,至9.58美分。但远洋的境内债涨跌不一,“19远洋02”“21远洋01”均小幅走低,但是“19远洋01”涨超10%,“15远洋03”涨超2%。在此次公告中,远洋集团表示,2023年以来,在行业销售和融资环境未明显改善的形势下,集团协议销售额快速下降,资产出售不确定性增大,融资活动持续受限。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流动性压力,集团一直与债权人对话、主动管理负债,尽管如此,流动性中短期内仍面临挑战。从债务角度来看,远洋集团年内有3笔美元债利息需要支付,另外还有“21远洋02”等多笔境内债的偿还压力。为了缓解流动性压力,远洋对部分债务进行了展期和延付。上个月,远洋集团成功获批延期两个月支付分别于2024年、2027年和2029年到期的三只美元债的利息,共计5020万美元。20亿境内债“18远洋01”在经过几轮谈判后也获准展期。但是,相对于单笔债券的展期或者延迟付息,整体的债务重组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缓解短期债务压力。从根本上来说,债务重组只能帮助企业获得暂时的空间,经营情况才是决定企业能否化解流动性压力的关键。